于丹,于丹讲师,于丹联系方式,于丹培训师-【讲师网】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于丹:处世之道(1)
2016-01-20 69483
文章导读: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   简单地说,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我们常常会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   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给出的答案让我们乍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   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幸福,还有子孙的幸福。   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物质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更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要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   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   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   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数”(shuH)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上一篇 处世之道(2)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合肥站 hf.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