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笙,张靖笙讲师,张靖笙联系方式,张靖笙培训师-【讲师网】
张靖笙 2019年度中国50强讲师
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工业4.0、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靖笙:数字化战略到底是矛还是盾?
2018-12-21 2409

数字化战略到底是矛还是盾?

张靖笙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电脑普及二十多年了,企业信息化也早已经不陌生,现在企业总会有形形色色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应用场景,可能很多朋友还是会存在概念上的困惑,到底这个数字化和信息化是不是一回事啊?这个问题在认知层面真的很重要,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接触过不少企业人士,谈起数字化都无不叫好,可是真正理解了数字化战略的内涵后,发现在本企业组织落地又遇到重重困难和现实中的矛盾,活脱脱地上演现代版本叶公好龙的故事。

       从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数字经济已经从理论上的很重要逐步遍地开花到无所不在了,这十年互联网大佬们指点江山的话语愈发振聋发聩,他们控制的万亿资本也长袖善舞,一举一动都能掀起新经济的风浪,近几年国家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上的战略布局,也对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吹响了集结号,数字化战略已经成为任何一个供给侧的市场主体都躲不过去的转型任务。的确与信息化相比,互联网在数字化经济大潮中扮演了不可缺位的角色,也因此奠定了数字化战略中必需的网络基因。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2011年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业界普遍把2011年麦肯锡发布的关于大数据概念的报告看成大数据时代的起点,的确,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战略性资源将有非常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但这并不是数字经济的起点,只能说是信息化发展了这么多年后,积累下来的数据资源可以变现为实际经济收益的时代机会起点,所以,相对于数字化而言,信息化的基础性地位也无需赘言,不过我们还是要非常清楚两者内涵的巨大差异。

      信息化发展于计算机在企业生产管理中普遍应用这样一个产业发展潮流,在没有计算机这种信息处理工具之前,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的信息处理是在员工头脑中进行的,依赖笔、纸、算盘等工具,一切决策行为均要依赖在物理空间中开展的人脑信息处理工作,这种工作完全依赖于人脑的经验记忆和思维能力,很难处理复杂而大量的信息,因此生产过程的优化是一个及其缓慢而艰难的过程。而计算机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并且通过数据的存储和加工,出现了一个可以独立于物理空间而存在的信息空间,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大大超过了人脑记忆容量局限性,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减少原来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大量物理资源浪费或者闲置,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多业务活动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信息空间的功能不断加强也给业务能力和生产力水平带来巨大的提升,当然,早期的信息化的数据采集基本都是依赖人的录入,所以这个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是没有直接的互动的,信息空间的数据和物理空间的真实情况会出现一定的脱节。而当信息技术发展到网络时代,网络结合一些自动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等手段,让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存在了一定的交互,这三个阶段就是过去近五十年的企业信息化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历程。

      从这个历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信息空间的能力在不断增强,而在社会经济中担任生产力主角的还是物理空间的各项生产要素,人财物厂房设施机具等各项物理资源,所以企业信息化是局限于单个组织内部的,本质上还是单个组织围绕物理空间的生产要素的信息管理而展开的,是先有了产生业务价值的物质要素和生产活动,才会沉淀出数据资源,这种情况下,数据资源明显是生产活动的成果,而不是原因。

     而互联网经济明显的颠覆了这种假设,当原来企业信息化所形成的各种小的信息空间被互联网连接成一个大的虚拟空间以后,信息资源跨组织跨时空的自由流动催生了很多在原来单个生产组织无法想象的新的商业模式,这样的模式刚出来的时候,连迈克尔.波特这样的竞争战略大师都极为不认同,其在2001年3月期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互联网业务的许多先行者,无论是网络公司还是传统公司,它们的竞争方式几乎都违背了战略的方方面面”。

    但17年后的今天回头看,虽然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做了大量盲目甚至疯狂的试错,但互联网经济站到了市场的核心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公司战略不可回避的问题。诚如2014年开始流行的互联网思维所指出的,未来将没有互联网企业,所有企业都会成为互联网企业。

     而在互联网中开展经济活动,没有数据是不可能的,因为互联网能流转的只有数据,这样一来,数据资源对于企业来说从传统生产方式中的业务活动的结果变成了互联网新经济的筹码,甚至是业务活动的原因,笔者提出的数不到不为财的新商业口号就是基于这样一个今天已经普遍存在的事实。

     既然数据已经成为生产活动的原因,这种以数据为源头驱动的生产方式就已经被数字化的信息空间紧紧给绑定了,信息空间不但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扮演了新基础设施的地位,还将主导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各项决策的进行,传统完全依赖人脑在物理空间中的感官感知和其自身经验所做决策的方式,在一些机械性重复性的生产决策场合已经非常不合时宜,在商言商,那种基于事实做出判断、选择、控制和反应的业务活动,不需要人决策参与的自动化控制是所有企业共同的追求,机器换人是这种生产事务的必然,否则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在工业互联网生产高度协同、日益频密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下来。

      在这种分析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信息化对于企业组织来说人还是信息处理的主角,而数字化则是机器换人的组织变革的必然趋势。如果大家能明白这个必然趋势,技术上的投资已经不是这样最核心的工作任务了,正如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国工程院等联合推出的《工业4.0成熟度指数》指出,先进数字化技术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数据,但对数据潜在利用能力,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正如精益生产不等同于简单的防止浪费,工业4.0也不只是通过网络连接机器和产品。《工业4.0指数》强调的是需要进行生产组织范式的转变。 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变化往往无法反映组织的实际流程或满足制造型企业的真正需求。因此,无论是独立企业内部还是整个经济层面上的转型变革的实例,都只是凤毛麟角。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很多传统商业基因的企业对于数字化战略叶公好龙的表现,数字化产业的前景和机会是人所共知的、很有吸引力和想象力的,而要落实到自身的企业组织,本质上必然涉及很多复杂的利益和人事关系的变革阵痛,触及很多既得利益的牺牲取舍,什么技术上的实施难题啊、缺乏知识经验啊之类只是一些人性不愿意改变的合理化借口而已。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改革不是敲锣打鼓能做成的,内心没有攻坚克难的意志和信心,根本无法形成推动数字化战略背后的巨大变革力量,相比于习惯了在大风大浪中大进大退的互联网基因企业,绝大部分的传统企业管理者在此时时刻的矛盾和犹豫心境是可以理解的。

      矛盾是当前每个企业要真正迈入数字化战略道路都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工业互联网已经是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关键性一步,笔者整合从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国家强调的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企业能否跟上工业互联网就是一个新时代命运的分水岭,上不去的企业被作为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已经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今天对于所有中国的传统企业来说,当所有决定经济的生产力要素都上了工业互联网之后,自己的企业再不融入数字化转型大潮的话唯有等死,所以再矛盾也要想办法才能有新活法。

     既然数字化战略是挣扎求存的必然,我们几乎可以说,数字化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既是矛也是盾。作为矛,数字化领先的企业会形成更大的市场话语权和国家政府层面的众多扶持,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而作为盾,数字化战略是一条挣扎求存的荆棘之路,路上再艰难也比留着原地不动的被温水慢慢煮死的青蛙强。

     也只有当我们的认知能看穿矛盾现象背后的必然,那解决矛盾的思路自然就会豁然开朗,虽然数字化是实现精益生产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创新驱动的新时代经济发展趋势来说,也是把人从机械性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让人能真正发挥自身创造性在生产中的巨大价值。

(2018年12月21日初稿,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合肥站 hf.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