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远望智库”联合《国际太空》《军事文摘》杂志,以及“微言航天”和“战略前沿技术”公众号,在北京共同主办了首届“远望论坛”,论坛邀请了国内航天界七位知名专家,围绕“SpaceX公司对中国航天发展的启示”进行了专题研讨。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为读者奉上专家们在“远望论坛”上的精彩发言和问答。
各位来宾,下午好!今天我首先要说明航天是中美大博弈的重要领域,其次介绍SpaceX的成长之路,最后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供大家参考。
1
航天是中美大博弈的重要领域
世界一盘棋,中美大博弈。在现在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新兴的第二大经济体之间,不可避免地既有合作,也有博弈。当然,这种博弈并不是对抗。
2004年,由于国际空间站的应用前景当时处于不确定状态,美国总统布什于提议美国航天员将在2015年至2020年之间重返月球,并在那里建立月球基地,为下一步进行载人火星探测等做准备。为此,要在2015年前结束国际空间站任务、2010年停飞航天飞机。根据这个设想,NASA开始执行了一项以研发“战神”系列火箭和“猎户座”飞船为主要内容的“星座计划”。
我认为,奥巴马对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调整,虽然其其原因有诸多因素,但中国因素仍是主因之一。为了迎接中国的挑战,奥巴马采取了两个策略。一是抬高目标,甩开中国;二是放下身段,将低轨道载人航天逐步交给民营航天企业。就在奥巴马发表上述讲话的前夕,他参观了SpaceX公司的发射场,并和马斯克及其团队进行了亲密互动。对此,2011年5月4日,马斯克在SpaceX公司网站上发表了一封信,题为“为什么美国可以击败中国:SpaceX公司费用的事实”。这就不难知道SpaceX公司在中美航天大博弈中的作用!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2013年10月2日发表题为《不会的,中国短时间内还无法在太空超越美国》的文章。文章说: “中国要想方设法将雄心壮志转化为实际成果。最重要的是:美国的商用太空产业是中国无法企及的。诚然,NASA如今只能获得不足1%的美国联邦预算,但美国的真正实力主要植根于该国的私营部门。与参与本国航天业发展的中国私营部门相比,美国私营部门的作为要大得多,这也让美国在太空技术创新领域占据很大优势。”
2
SpaceX的成长之路
今年12月22日,SpaceX公司在4月份“猎鹰9”火箭发射失败之后,再次用“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了11颗卫星,并在陆地成功回收了它的第一级火箭。这次发射引起了中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我注意到美国的航天专家对此的评价,都比较客观。如CBS NEWS在12月23日发表了题为“为SpaceX 火箭着陆而鼓掌,但专家说其意义还待定”的报道。
报道中引用了NASA前局长格里芬的话:“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猎鹰9”的一级成功重返大气层和动力落地,表示已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在检查它经受了飞行考验后的能力,以通过复飞合格验收测试来验证和获得复飞的信心,是运载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此外,演示了超音速逆向推进,即在超音速飞行中重新启动引擎,并使用它飞回来,这对未来大而重的有效载荷在火星上着陆的任务,是很重要的。这是奇妙的飞行试验,这是重要道路上的第一步。”
报道也引用了乔治?华盛顿大学航天政策研究所创始人约翰?劳格斯登的话:“对于可重用性并降低发射成本的关键,将是快速的周转时间和低的整修费用。而这将取决于回收级在发射、进入大气层和着陆过程中受到何种影响。成功着陆将是非常重要的,但还要看让它复飞需要什么样的整修,然后重新发射。它是重要的第一步。在硬件恢复前是不能重新发射的,能不能恢复是一个大问题。”
埃伦?马斯克第创立的Space X公司,是美国互联网精英的跨界创业成功的典型。马斯克不仅给这个公司带来了在互联网领域积累的资金,也带来了在互联网领域培养出来的创业精神、视角和思维方式。公司已研制成功了低成本的“猎鹰”系列火箭和“龙”飞船,成功进入了卫星发射市场和为国际空间站的运输服务,并将业务推进到载人航天领域。马斯克创建的SpaceX公司为何会取得如此多的成功?其实,马斯克的成功决非走运,他将创新和机会成功地集于一身。
首先,他将个人的抱负和时代的发展潮流紧密结合起来。他在大学毕业时,他的理想就是要进军自认为在未来潜力无限的三个领域—互联网、清洁能源和太空。这三个领域都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密切相关。他创建的SpaceX公司,正好美国政府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SpaceX不仅得到美国宇航局的技术支持,也得到了数十亿美元的服务合同款。
自2010年开始,奥巴马政府就要求NASA,寻找国内有竞争力的公司研发载人飞船,恢复美国的太空运载能力。此后,NASA就拨出14亿美元专款,资助波音、SpaceX和内华达山脉公司等3家,研制新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2014年9月16日NASA和波音以及SpaceX两家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签署的合约价值68亿美元,两家公司分别获得42亿美元和26亿美元。
最后,他将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和脚踏实地的坚持紧密结合起来。他倡导从事物基本规律出发的创新思维方式。他在研制“猎鹰”系列火箭时,就是从物理学定律出发,发现要将x重量的物质送入轨道,就要耗费y重量的燃料和用z重量的材料,但现有的运载火箭,y和z的成本仅占总费用的1%。因此,他认定在火箭领域一定存在大大节约总费用的很大空间。在面对失败时他对自己的信念有执着的追求。2008年,“猎鹰1”火箭遭遇了第三次失败,当时员工情绪低落,马斯克一走出控制室,立即对员工发表讲话,告诉他们大家必须振作起来,继续努力。在场的一位员工回忆说:“我想,我们大多数人愿意跟着他干到底!”
3
对策建议
在世界航天发展的转型时期,由于苏联和西方国家在转型期产生的阵痛和冷战时期留下的严重后遗症,给了中国航天发展一个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时期内,随着中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确地抓住了发展机遇,在载人航天、北斗卫星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月球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大大增加了我国独立自主发展航天技术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