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硕斌,刘硕斌讲师,刘硕斌联系方式,刘硕斌培训师-【讲师网】
国学 领导力 创新思维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硕斌:什么是宇宙生命最大的学问?
2016-01-20 42440
关于宇宙生命最大的学问,这个问题也许思考过的人并不多。我们被商业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驱遣,质疑与眼前利益无关的问题似乎显得多余。我们每日思考的多是如何赚钱,赚更多的钱。我们学习知识研究科学科技无不是围绕价值,不论是为国家、为社会还是为企事业单位、机构,其实均是围绕局部利益。这些是否就是生命最大的价值呢?局部利益代表的局部价值如何能是最大价值呢,那探究获得局部价值的学问又如何能是最大学问呢。
        对于宇宙生命最大价值最大学问的问题,对于我们透视宇宙真实、生命真理,成就人生大智慧具举足轻重的意义。很多人意识不到,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在现代教育体制的学校大多是学知识、经验、技术,被社会名利的各种考试驱动,灌输各类意识形态思想。总之,地球当前七十多亿人口,有多少人能意识到呢。这其实均是慧缘不足的体现。因为这不是一般“术”上的小问题,而是“道”上的大问题。乃大智慧成就的必须门径,能意识到就具大功德,越早思考,对生命心智的开启意义越大。
        所以,对于我们正在接受教育的子女,提醒他们思考这个问题,从小就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有次孩子来到我书房找书,我趁机对她说:“你看书架上这么多书,图书馆、书店的书就更多,人一生有限的生命能不能把所有书都读完?”她看着我摇摇头,我接着引导说:“你看,每本书都代表一定知识或学问,你能不能告诉我哪本书价值最大,哪种学问对于我们生命来说是宇宙最大的学问?”她怔住了,我就趁机跟她说:“你记住,天下最大的学问是关于心的学问——心学。”她问:“为什么?”我说自己多想想,自己去找答案:“什么不是由心开始的,什么事物可以不要用心?”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我们人类所谓创新、创造、科学科技发展出来的这个世界哪一项不是从设计构想开始的,构想之始要不要起心动念。我们认知世界的器官和手段眼、耳、鼻、舌、身、意需不需要识别,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需不需要心的作用。我们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过程,以及生活工作中的一切事物需不需要用心,不用心能做好吗?
自古以来人类对心的概念非常之多:良心、忠心、爱心、诚心、恒心、孝心、心性、心智、心机、心思、心理、心态、心境、心志、心中、心得、心地、心计、中心、用心、责任心、善心、恶心、上进心、心想事成、心病、心急、心烦、心慌、中国心、人心、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心脏、心肠……
        以上不外乎对心之状态、心之境界及用心过程的表达,究竟心什么呢?“心学”之于世道究竟存在怎样的巨大意义?就学界的洞察来说,对“心学”洞见的深浅及贯通程度其实正是其学问大小、智慧大小的反映。西方以科学为主线的现代文明,心外求法,在心外追究物质的发展,始终难入正道大道。中华文明之所以能重新崛起,其文化的智慧性渊源与心智源头不无关联。最具代表的儒释道三家深入进去都可发现向心回归的本质(释虽说是印度传过来的,但自唐以后佛教主流则是被中华文化同化了的禅学)。
        比如,儒家学说发展到北宋、南宋、明朝时期,由程颢、陆九渊逐渐发展起来,至王阳明以“理学”为基础,集大成地融合佛道思想,特别是禅学思想,认为“心即是理”,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逐渐形成“心学”学派。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甚至认为“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近代一些重要人物都曾是王阳明心学的崇尚者,如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蒋介石曾三到阳明洞参悟,少年毛泽东曾对《王阳明全集》、《传习录》逐句逐字做批注,另外,心学还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大旗,当代日本的儒学仍是以“阳明心学”为核心。
        但如深究之,“阳明心学”不过是对元代、明朝初期以来流行程颐、朱熹一派强调“格物以穷理”之“格物派”理学的超越,被学者们归之为“格心派”。王阳明所谓的“龙场悟道”还只是心物一如的悟境。他提出的《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善恶来演绎心的本体及起用犹如太极与阴阳两仪的关系,“致良知”、“内圣外王,知行合一”核心观点实乃是对心的哲学化、概念化教化思想。至于心究竟是怎样的真实?作为思维的主体与宇宙时空、物质万象具怎样的关系?“心”、“道”、“理”三个核心概念具怎样的关联?太极如何向无极真实的回归,如何“见性”圆满证到实相未必真正明了,与真实仍隔着一层。后面与道家、禅宗对心的见地比较时再详论。
        道家对心的概念几乎不见专门的阐释,但对“用心”的状态和境界,“用心”过程中的太极规律则较为注重。下面就老子《道德经》中的一些摘录略作点评: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何谓“虚其心”?表层意思是心应谦虚,再追究下去,即是“空”的概念,心若不空如何能谦虚啊!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渊乃深的意思,表层意思是心要能渊深,追究下去则是要能深到源头,什么的源头?万事万物的源头,也即是心的源头。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心里没有什么固化的念头和思想,心里装着的都是百姓,都是“利他”,利于天下的心念。与天地一体,与百姓一体,没有“为我”之心,心自然如混沌不作分别,所谓“浑其心”。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都是心在禅定状态的境界表述。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这里揭示的是“用心”过程中的太极规律。
        如系统研究道家鼻祖老子《道德经》可以发现,道家其实更多是探究万事万物内在的关联原理,老子发现了一种能够统概、贯通宇宙所有事物的道理,西方哲学更多将之称为“客观规律”。老子特别用了一个“道”的概念,亦谓之“大道”。老子是这样描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如果佛法修证至一定境界可以明确发现,老子这段话的见地其实并不究竟,似乎还处于“一”之太极阶段,至于对“一”、太极之回归处——无极之空性、慧性似乎领悟不多。
        所以,老子认为“清静为天下正”,作为道家鼻祖最后是离开世间,与天地合一,回归所谓的自然,而不是象佛家祖师大德回到世间慈悲众生。禅宗有位祖师曾有一句很有名的偈子说:“荆棘丛中下足易,明月帘下转身难”,揭示的就是这种境界,老子似乎在“一”与太极的境界没有转身。如不是函谷关官吏尹喜向他索要文字,《道德经》流传于世的机会或许就没有了,老子也许最终不过是“独善其身”了,在佛家这不过是罗汉境界。《道德经》很多章节均是教世人如何应对的人生道理和太极智慧,为谁?当然是为自己即“为我”了。这或许是道家后代子孙更多堕落于术上法门,逐渐偏重于自我命体修炼的深层原因吧。为纠正这种偏颇性,道家后代祖师从佛法特别是禅宗受到启发后则特别强调“性”、“命”双修,所谓“只修命不修性,此为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
        佛家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处不符合真实,果地必然会有问题,见地上差之毫厘,沿袭下去必然谬之千里。老子之所以局限于太极境界,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对时刻在认知和应变这个世界的思维主体即“心”的概念进行系统参悟。对核心概念“心”与“道”的内在关联没有足够透彻。虽说在过程中揭示了一定的“用心”规律、功用和境界,但终究不自觉地落于外在的境界和有为过程。
        唯独佛家对“心学”最为圆满透彻。佛家对心之本体的阐释超越了较为笼统的“道”的概念,直接引用了一个具实相意义的“空”的概念。认识到心乃思维的源头所在,谓之思维主体,并将思维的主体与思维客体之“道”统一了起来。所以,佛家最为核心的,能“摄一切法归”的门派——禅宗之“禅”一个最重要的译意即为“思维修”,意谓抓住所有能力的根本——思维,不走弯路,“直指本性”,即直指思维的心性本体,“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故禅宗别名意谓“心宗”。另外,历代公认的最可代表佛学核心的经典为《大般若经》中的《心经》,直接以心冠名。后世的的儒家、道家均在佛法中吸取营养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学术学问。
        所以,可以大胆地说:天下所有学问,还没有比禅宗更为深妙的,究其原因就是它直接在“心”上落脚。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合肥站 hf.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