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国,李振国讲师,李振国联系方式,李振国培训师-【讲师网】
房地产项目规划、商务风水布局与策划、家居风水布局与培训。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振国:国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2016-01-20 23499

        国学一说,产生于上世纪初西学东渐的文化转型时期,当时为了有别于西学而提出了国学的概念。何为国学?严格意义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称:“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学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另一位国学大师吴宓认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我以为,从广义上讲,对我们国家和民族之精神、性格和气质起影响作用成为特有的文化遗产都可称之为国学。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且是企业组织成员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组织特色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环境氛围等要素的总和。
  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和树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拼搏的企业精神。其内在联系为,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团队是企业精神的载体,这种内在联系表明,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化。在我们的国度里,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包括中外合资、外方独资),凡是中国血统的员工无一不可脱离地、不同程度地受到本民族国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成为我们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因和营养。
  而今,我们把国学文化和企业文化联系到一起是基于客观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飞速发展,但也不可无视市场经济、外来意识带来人们的浮躁情绪和心理困惑,究其根源,更多的是来自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这就催生了人们对文化根源的诉求,返本开源,去探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乃至个人的精神、性格、行为的形成,而这些都需要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中去寻找答案,这就是当今国学热兴起的内在成因。我们的企业生存在现今这样的环境中,从企业管理来说,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培育先进企业文化,使员工将自身利益和企业发展紧紧的捆绑在一起,是企业家应该时刻关注的事情,这些在国学里都能找到影踪,如“四书五经”给我们讲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孙子兵法》使我们学会了把握市场竞争的战略和策略,《道德经》让我们了解了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总之,古人留下的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是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宝贵资源,培养基因、汲取营养、放大资源、古为今用,一定会使我们的现代企业文化内涵更加深邃和丰富。
  “和”是国学与企业文化的内核
  “和”可以说是国学文化的灵魂,构建和谐企业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主旨,显见,“和”是国学与企业文化的内核、联结点。
  在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中,“和”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老子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的《论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我们的古人还强调,“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我们领悟国学文化的“和”思想,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进而构建和谐企业,就是构建一个员工和谐、部门和谐、软硬和谐、远近和谐、内外和谐、发展和谐的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的统一体,这其中,员工和谐,即员工身心和谐、员工价值取向与企业价值取向和谐是基础。要造就这个基础的稳固与持久,须把握好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辅相成。
  这里,不妨以周公制“礼”作“乐”的故事加以易释,周朝由武王克商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周由一个小小的邦国突然成为统治四方的大国,面临的是一片荒芜土地和一群不安分的殷商土著居民,特别是商朝的遗老遗少对刚刚诞生的周王朝更是耿耿于怀,整个朝纲礼崩乐坏,天下局面混乱不堪。东都洛邑建成后,周公还政于成王,为了辅佐成王安人心、定天下,便着手制“礼”作“乐”:一方面制定了大量的典章制度,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用“乐”来引导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尊崇,从而发自内心改变自己的行为。正所谓“乐由中出,礼由外作”,从而,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结束了原始的蒙昧状态,使华夏民族进入了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制度建设相当于“礼”,文化建设相当于“乐”。实践告诉我们,完美把握这二者的相辅相成,是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原理,按此原理操作会使企业受益匪浅。以我们天泵集团为例,天泵集团始建于1956年,一直以来是我国螺杆泵业公认的排头兵企业。2000年前后的六年间,由于重组背上了三个亏损企业的包袱,加之一度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给企业发展和员工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于2005年实施了从体制到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仅在企业管理层面,精简机构50%,减少中层干部60%,用人用工分配完全绩效制,修订和完善100多项管理制度,再造管理流程。改革必然触及人的利益,会遇到阻力。而我们的改革能够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就在于文化建设与企业改革相伴相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在出台各项改革措施之前,发动全员开展了为时两个月的厂情教育活动,和盘托出企业投入产出比,人力结构比和现金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员工把个人得失与企业兴衰联系起来展开大讨论,使广大员工在忧厂患己的震撼中形成了和衷共济、重振“天泵”的共识和行动,企业很快驶入发展快车道。
  2005年的那场企业改革,使我们对国学“和”思想的精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后来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把“礼”与“乐”的基本原理转化为“严管”与“厚爱”的操作方式,逐步形成了一种人文管理的长效机制,即:强化思想教育,对员工进行道德导向;开辟多种途径,让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实行计划培训,为员工敬业增长才干;关心员工生活,使员工感受企业温暖。多年来,随着这种人文管理机制的运行,企业形成了一个凝心聚力、内和外顺的和谐局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本质的核心竞争力
  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所有企业致力追求的永续主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有形的硬实力上,而对无形的软实力重视不够,尤其对无形软实力中的企业文化是生成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更是缺乏足够的知与行。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创说,后来有学者把软实力引申应用于企业,形成企业软实力现代管理科学,它包括企业组织模式、管理技术和方法、企业文化、品牌战略、创新能力、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指数等。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硬实力,是企业用以直接支持其市场行为的所有可量化的物质态要素,它包括企业的厂房、设备、资本、人力、产量、收入、利润等要素。
  其实,硬实力即有形力、软实力即无形力,早在2000多年前已见著于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第十一章讲:“三十幅,共一?,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在这一章用车轮、陶器、室屋三个比喻,讲解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最终得出结论:“有”只是给人以便利,而“无”才能发挥其作用。更重要的是,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四十章又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进一步揭示了“无”是生“有”的本质与规律。
  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软实力的核实力;企业文化是整合企业“有”形硬实力和“无”形软实力所有资源要素的源动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有”形硬实力加“无”形软实力的合成力。基于以上三点逻辑推理,我们可以论定: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本质的核心竞争力。
  之所以论定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本质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企业文化体现一个企业一个团队的价值属性。这种属性的载体表现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的员工价值取向与企业价值取向相融合的价值共同体,即:为客户创造使用价值,为股东回报投资价值,为企业积累发展价值,为社会贡献公益价值,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是将企业拼搏创新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博弈市场的物质力量的发动机。
  总之,中华民族的国学博大精深、资源宝贵。今天,我们通过对国学与企业文化的探讨,意在求索现代企业文化与古老国学文化的对接,使企业植根于国粹的沃土中与时俱进的成长,以求把企业培育成立于世界企业之林的参天大树。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合肥站 hf.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