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润昌,杜润昌讲师,杜润昌联系方式,杜润昌培训师-【讲师网】
多家大学客座教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杜润昌:????五行环境规划设计学的历史沿革
2016-01-20 11699

第一部分   五行环境规划设计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五行和五行学说的由来 

 “五行”一辞,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尚书·洪范》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传统认为《尚书·洪范》、《尚书·甘誓》是西周作品。疑古派认为战国前著作中“五行”出现的很少,就认定战国前出现“五行”的作品必是后人伪作。这种论证是不妥当的。有的史学家指出,在《左传》中也存在着“五行”,就是其中的“五材”即为“五行”。其实,《左传》所说“五材”是五行思想的应用或延伸,而不是“五行”理论的发端。“材”在春秋时期没有“行”的含义。但《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则进一步表明“五行”理论已经具有很大影响。《左传》同一时期的《孙子》中就提到了“五行”,疑古派要证明《孙子》是战国后期的伪作是很困难的。疑古派曾推定《尚书》为汉代作品,但郭店楚墓竹简证明《尚书》确非汉代人伪作的。这也就是说“五行”在《洪范》中已被明确为水、火、木、金、土,而且被认为是首要之事。在周幽王时,已将“五行”认定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基质。 

“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汉代学者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地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定会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导致人怨,是以夏启伐有扈氏,认为所行之讨伐是“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五行”意味着物质运动;意味着万物之宗。以上古人所阐述,实际在表达一种思想:不顺“五行”而行,则将如同有扈氏与鲧一样,为天命所弃绝!虽有点唯心之嫌疑,但也并非不无道理。遇事依循自然,因事而治,一定会比盲目胡为要来的顺畅。

五行是说这五种物质是相互变化的,相互影响的。这种变化和影响就是生和克。而生和克是阴阳学说里面的说法。

严格的说,五行学说和《易经》没有根本的联系。只有在运用《易经》的法则和占卜的时候,《易经》才和五行学产生联系。五行学说的确立,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也有人倾向五行学说产生在商代或比商更早。可以肯定,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矛盾、统一的模式,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以及整体把握的思想。因为就在这个时期,《黄帝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五帝》篇中记载:“……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

那么,什么是五行,历史上又是如何诠释“五行学说”的呢?

一、五行学说不仅是一种宇宙观,而且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

这一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古人把五行学说纳入预测术的范畴,以全息系统的观点,来观察、解释自然现象和人事,并依据自己的理论体系,综合推衍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细节。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就是运动变化、运动不息的意思。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客观事物内部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物种状态的抽象概括。

讲到这里,人们往往会想到《易经》和他里边的八卦乃至六十四卦。其实,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来源有二:

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

一是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乃由三爻演变而成。八卦所代表的意像兹详列如下(中国古代有一首歌诀可以很容易记住八卦的符号):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二、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它们认为大自然就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在道家学说中,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来看,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和胜(克)、生的次序也已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整体把握的思想。五行学说渐成理论体系。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接触和观察,逐渐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来看,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三、五行是一种文化

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是由于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这个行,不是走路的意思。是代表运动。用现在的解释有动能的意思。

  金,不是黄金。是坚固和凝固的意思;

  木,代表生的功能和根源。中国字“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五行中对”木的解释。生是一个象形字,下面是一个“土”字,上面代表破土生发出来的一个枝一片叶。

  水,代表流动,具有循环和周流的意思;

  火,代表热能;

  土,代表地球本身。所以土在五行的方位上居中。

   五行学说的产生和五行观念的形成,对古代哲学和中国人的世界观,生活方式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五行学说的发源地没有考证,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也没有发现关于五行的文字。但现在好多的学者,基本倾向于产生在河北,北京这一带地域内。而从产生的时间上来看,因该是属于黄帝和伏羲这一时期。

            第二节  五行学说的形成演化和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有一种思想,认为同类东西结合在一起,不能产生新的东西,只有不同东西组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新的事物来。

前边讲过,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一般史家认为,五行学说是起源于殷周,而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在前边的文字中我们也提到过,这个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记载就得到证实。

汉代,五行学说比较盛行。《皇帝内经》以五行学说解释自然现象及人的生理,并将两者联系起来,将人的肝、心、脾、肺、肾和自然界的风、暑、湿、燥、寒都配以木、火、土、金、水的属性,之后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解释病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大儒董仲舒则用五行生克的道理解释治世的道理。

汉代,有个叫京房的人,首次系统地论说了易卦与五行之间的关系,他将八卦与五行相配,进而探索其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使其建构的筮占体例显得十分庞大和复杂。据《京氏易传》,八卦与五行的搭配为:乾兑属金,坤艮属土,震巽属木,坎属水,离属火。另外海疆十二支与五行相配,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丑辰未戌为土。六十四卦便皆可视为由五行构成从而形成了卦爻的五行之象。基于此种网络系统,京房得出“吉凶之义,始于五行,终于八卦”“卦分阴阳六位、五行,光明四通”的结论。他利用先秦以来,特别是汉代十分盛行的关于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各种关系,予以整合使之条理化,用以建构以五行为轴心的象数占筮体系。他继承《淮南子》关于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刑、冲、破、败和旺、相、合、生的观念,以推断吉凶祸福,解说阴阳灾祸:“(见于六十四卦,遇王(旺)则吉,废则凶,冲则破,刑则败,死则危,生则荣。”(《京氏易传》卷下)东汉经学家郑玄用提出了“五行生成说”用来解释《周易》筮法大衍之数和天地之数。他认为田地之数各有五,一至五为生数,即生万物之数,六至十为成数,即成万物之数,分别配以水、火、木、金、土五行,称为五行生成之数。地六配天一,地二配天七,地八配天三,地四配天九,地十配天五——符合了《系辞传》“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还将此配合分别配入北南东西中五个方位,表示阴阳二气一年四时的兴衰与配合。郑玄视天地之数(为55,是配合总数)、大衍之数(为50,五行之气相并相通,故减少五个数)为五行之气生成万物的法则,以五行生成说解释了汉易中的卦气说,从而为象数之学作了理论上的论证。三国虞翻解《易》将天地之数、五行之位同八卦卦象联系起来,即此说的发展。至宋代,五行生成说则为图书学派所吸收,刘牧把它用黑白点的图式画出来,称为洛书,朱熹一派称为河图。

到宋代,五行学说出现更为兴盛的趋势。王安石认为,五行是形成变化、造就鬼神、往来与田地之间而无有穷尽的五种东西。因其来往运行,所以称之为“行”。他根据《周易》的说法,江天地与阴阳、数字配合在一起,认为天是阳性,其数为一、三、五、七、九;地是阴性,其数为二、四、六、八、十。五行分别是由天地产生的,并配有一、二、三、四、五的数字。这样它们便分别具有了或阴或阳,或奇或偶的属性,因此相互组合就能生出万物,而万物之间的关系也就具有了五行之间的关系。

在《河洛精蕴注引》中认为“《洪范》者,以正五行为主,其余干支四维,皆与五行之理有相通,故与之联属,所以辅成正五行之气者也。水有八,坎为真水,辛申金者水之正源,甲寅巽木者水之别源,辰戌土者水之堤防也。巽木与坎水同宫,水滋木而木亦能引水。思酸而津液生,伐木而泉源涸,故木为水之别源。水无土则滥,必藉阳土以蓄聚之。申为水之生气。辰为水之归气,水又与火互根,无火不能生水。寅为火之生气,戌为火之归气,故寅戌亦为水,是一水具四行之气者也。……有正五行图,图说:‘亥壬子癸属水,寅甲卯乙巽属木,巳丙午丁属火,申庚酉辛乾属金,辰未戌丑坤艮属土,此八卦干支之五行也。后有双山、洪范诸家,因此名此为正五行。’”

明代方以智父子关于五行尊火的命题标志着宋明以来五行学说发展的新水平。“五行尊火”,即五行以火为尊,火为五行的宗主。方氏易学提出的两间皆气说,认为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东西都是一气流行的产物,并以此解释阴阳二气和五行的起源及本性。关于五行之间的关系,又阐发了五行互藏互化说。如以水火土三行的性能和互藏互化解释海水的形成。五行之气相互包含,一行中各具四行,自然物性所以有差别,在于所禀有的五行之气的多少强弱不同。但是,五行又可以归之于水火二行,如气候的变化归为寒暑,气体的变化基于水火,五脏则以心肾为主,心为火,肾为水。这是因为水火二气是阴阳二气的代表。方氏更推崇火气,并撰《五行尊火为宗说》。金非火不能炼成,水非火不能升降,木非火不能向荣。土中、石中、金中、海中、树中,经过敲击钻取,无不有火生出。火气无体,善于变化,所以能以其功能藏于万物之中,又能生成万物,成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

在现代,也有一些关于五行的思考。朴道在《五行的本质》中有如下论述:五行的本质当为1234567890十个数字分奇偶或阴阳的结果。古人以此十个数字(“0”表为“十”之形)建构起了宇宙空间模型“方”:河图、洛书。宇宙整体之逻辑模型永远就是正方形。“方”不管大还是小,其几何性质是一样的。将“方”分上下,可有两组数字:13579和24680,其中,1379和2468占据八角(是为八卦),5和0居中。“方”的膨胀不产生形变,且依“六爻”(“方”内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而膨胀,依“五行(五个数尾)”而发展,“六爻”和“五行”构成“三十而立”的态势。这个数字化宇宙模型就是爱因斯坦终生追求而不得的宇宙大统一形态。

另外,在武术中,古代武术家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表示形意拳中的劈、崩、钻、炮、横五种基本拳法,或表示太极拳中的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

五行学说的基本特点

五行学说有许多不同的流派,从它们之中可以概括出五行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 天地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各种因素的禀性不同,不同的元素的组合、搭配,形成形态各异、性能相别的各种事物。

2)  五种元素间存在者相互克制相互资补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决定这是物发展变化的趋向。

3)  五行及其相互关系表现为天文现象、地理现象、政治现象、军事现象、生理现象、人伦现象,贯穿于各类现象之中,使各类现象呈现出有机的同意和相互的感应。

4)   把握了五行之间的关系,可以上观天文,下察地理,预见未来,推测凶吉,处理政务,协调人伦。

 

第三节 什么是五行环境规划设计学

 
五行概念产生以后,逐渐演变发展为五行学说,在此基础上,也催生了诸子百家的形成。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道家、儒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等,其理论的根基都是阴阳五行学说。他们大致都会认为:天地初开,一切皆为混沌,是为无极;阴阳交合,阴阳二气生成万物是为太极;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分为东,南,西,北四方,每方各有一神首镇守,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是为四象;智者伏羲,凭日月升降悟出乾坤之奥,从而创出八卦,分为乾,坤,艮,震,巽,坎,兑,离,由八卦图又衍生出八门,休,伤,生,杜,景,死,惊,开。而天地阴阳二气中又包含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我们经常看到的那句话“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这个意思。
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从阴阳的思维角度来论述“道”的概念;孔子更是依据五行的观点,提出了“五常”,叫“仁、义、礼、智、信”,他还为《易经》作了注释,称为《十翼》,从此为《易经》插上了翅膀。还有兵家,如孙子就在其著作《孙子》中阐述了“五行”。古代作战不像现在,机械化,核武化、电子信息化等,那时的战场作战,用的是相对原始的刀枪剑戟等武器,指挥军队,体现指挥才能的地方是讲排兵布阵。兵家们善用的基础理论为“奇门遁甲”术。
春秋战国时,有一个“王诩”先生,人称鬼谷先生,他写了一本,叫《鬼谷子》,也是从阴阳五行角度阐述自己的理论。他的几个学生,苏秦、仗义、孙膑、庞涓,是非常有名的纵横家和兵家。他们虽然从事的事业性质不同,但理论基础也都是也都是阴阳五行。还有黄石公写的《六韬三略》,其理论基础也是阴阳五行。到了汉代,著名大儒董仲舒把阴阳五行和儒家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和佛家靠拢,到了魏晋时期,道家、儒家、佛家进一步融合,逐渐价值观取向统一或接近,人们习惯上往往将他们合称为“儒释道”。逐渐成为“国学的主流。由此可见,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易经》则是国学的根脉,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和架构。直到毛泽东思想,他的代表作是《矛盾论》和《实践论》。他强调的是:矛盾无时不在,矛盾无处不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矛盾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阴阳五行就是讲“生克制化”,“相生相克”,这种关系推动了事物乃至宇宙的发展。其实,“矛盾”就是“五行的生克制化”。当我们学习了《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之后,你再研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你会发现,他们还是一脉相承的,你还会发现,其中有一条看不见的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阴阳五行论”。有人会说了,毛泽东不是讲的“矛盾论”吗,与阴阳五行相干吗?所以说毛泽东伟大,就在于他是一个集华夏民族文化之大成者,并且在他一生实践中,不断把这些文化活学活用于实践,使这些古典文化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的、淋漓尽致发挥。他是真正身体力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楷模。五行对人的影响无处无事无时不在,就如毛泽东说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矛盾充满世界一样。故五行的生克制化就是矛盾。《易经》讲“象数理占”,其实归根结蒂还是个五行的生克制化。前边提到的春秋战国时的阴阳家,这个学派的人,后来都走到了预测学的道路上去了。他们进一步分化,逐渐形成了命理预测学和堪舆学(也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风水)。凡学过规划设计的读者都知道,现在社会的规划设计专业其实就是从古老的“堪舆学”脱胎发展而来。

我们今天讲的“五行环境规划设计学”,就是在命理预测学和堪舆学基础上,,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命理预测学,也有别于堪舆学(风水学)。这两者在过去是自成体系,尽管有些方面是相同或相近,但也有许多观点上的对立。作者经过多年潜心学习研究发现,两者实则殊途同归,是从不同的方面达到同一个目的。但两者都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因为从根本上看,命理预测学主要从人的出生时间为出发点,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进行预测,主要考虑的是时间因素对人的影响。而堪舆(风水学)则不同,它是强调,人的居住环境对人的作用,多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同样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进行预测。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发现,其实就五行对人的作用的根本因素来看,我们既不能说到底是时间因素重要也不能说空间因素更重要。这个要具体放到各个时间点或空间点上来讨论才有意义,所以,对人的作用来看,是时间和空间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时下,买房、装修不仅占据绝大部分市民不小的收入来源,而且成为一种时尚、风气、潮流和趋势。年轻人结婚必买房。买房必装修。好多人为了把自己的房子装修的“好”,不仅要考察咨询若干个装修公司,还要跑建材市场,查看装修材料的品质和价格,而且要参观许多朋友的家,看人家的装修风格,是哪个装修公司装的?花费多少?什么装修风格等等。一通工作下来,自认为已经深谙装修之道啦,于是开始挑装修公司,谈价格等,家里富得,不计价格,要求用高档的材料,以花费多为荣耀和自豪;家庭经济上紧张的,更是严把材料价格关,想既节省又装的好看。总而言之,大家是想尽办法,既要装的美观,又要省钱,还显得高档、气派、豪华。根据我自己的调查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把自己关注的重点全部放到了装修价格、是否包工包料、材料的质量、装修是否高档和装工是否精细的上面。当然,重视材料的质量、装工的质量和材料是否高档这没错,也是应该和必须的。相反,几乎所有的人忽视了一个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装修的房子是否最适合人居住。家是人一生三分之一多的时间生活在里边的一个空间。所以,买房子和装修房子的目的首先应该是“宜居”,也就是居住的人要和房子的五行环境相融合,而不是单单为了“好看”。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买来一栋房子,并不是完全适合人居的,那么,装修正是为的弥补或修复房子的这些不足,从而让房子在空间的布局上、色调上、气感上和人达到和谐相融。人只有长期生活在和谐相融的空间里,才能心情好,身体好,从而带来命运通达。为什么这么说呢?人是受时间和空间的控制和制约。人的一生主要活动在这么几个空间里:1、家。又可分为随父母住的时候的家、自己婚后的小家等;2、办公场所,或者办公室。3、驾驶的汽车里。4、随着自己的活动而不断变化的空间等等。就对人作用的力量上(或对人的约束控制力上)看,从大到小依次是家、办公环境、汽车里和随着人活动而变化的环境空间。那么,为什么家的作用会使最大呢?因为家不仅是一个人业余生活的主活动场所,而且是睡觉休息的地方,人的一生睡觉时间一般要占1/3左右。当人睡觉后,身体完全处于非自主状态,也就是完全的和空间融合为一体,对不好因素的反应、抗拒意识和能力非常的弱,这个时候,空间环境是否适合人居,对人是否和谐有助,就起到巨大的作用。

人是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按照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五行学说的理念来看,时间和空间可以共同用五行来表述,也就是说,五行是时间和空间转换的媒介。而对人起决定作用的“五行”又有:先天五行、后天五行之分。

人受影响的先天五行因素有:阴阳和合的时间、地点、气象、氛围等因素;怀孕母亲生活的环境(也就是自己出生的家的环境)、气象、心情等因素;出生的时间,选择的出生地点,接生时医生护士形成的人的气场等因素,凡此以上种种,都是人在自身出生前的,而有些又不是自己所能操控的因素,如地貌、地震、天气阴晴等,我们都称之为先天五行环境因素。

人受影响的后天五行因素有:出生后的生长环境(父母的家),人文氛围、宗教信仰、教育理念、交友,择业、择偶、自己独立的家庭环境、祖坟、方向、地点、时间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同样对人有着不小的制约和影响。因为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或取舍可以改变的五行环境因素,我们都称之为后天五行因素或环境。

人生的成与败是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发生作用导致的,而家庭空间环境的作用有时显得很大。人生充满五行生克制化,无论是人本身的“命”或是发展轨迹的“运”,都是这样。但五行的生克制化对人的作用是根据其性质的不同,有轻重缓急之分的。大致说来,在世德之下,命运是根本,堪舆风水当属推力器。曾经有朋友说,风水(堪舆)不是封建迷信吧!其实,几千年一直为历代先辈所尊崇和学习、研究、使用并不断发展它的民族智慧,就是封建迷信的话,那不是等于说我们的老祖宗们都成了傻子吗?中华文明不断繁荣的事实证明,先辈们不是傻子,他们传承下来的文化,也就不是封建糟粕,而是高深的智慧,是科学的东西。

那么,这些作用于人的先天五行因素和后天五行因素,是如何对人发生作用的呢?《易经》被尊为百经之首。经过研究我们知道,其易理的作用是多维的。就如刘翔跑跨栏。刘翔成功了。但我们分析他成功的原因,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天赋是第一位的,不是任何人练练就可以成功的,这个大概没人怀疑。第二是选择了这个职业,“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有的人不适合干某种行业,若选择错了,最容易失败或一直失败。第三事科学合理的训练。当确定了他是短跑的“料”后,就是进行科学训练,同时还有跑鞋、跑道的质量、临场的发挥的水平,身体的状况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只有这些因素结合到一起了,才促使了刘翔的成功。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哲学上也讲,任何事物的转化,都是从“数”,也就是量开始的,当这个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质变。这个转变的临界点就如同那个支点。其实人也是一样的,大致说来,在世德之下,先天五行因素是本,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运”,是主旋律,后天五行因素是起平衡砝码的作用。

那么,五行环境是如何规划设计呢?古人认为医易同理,是相当重视五行的作用的。前人也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易)”之说,更有“医学是医病的,易学是医命的”观念。就是因为易学对现实的作用在古人看来还是很大的。《康熙字典》在解释命运时说:命不可以改,运可以转,有的人被命所运,有的人是可以运命的。这个“运命”就是主动规划设计的意思。在长期的学习研究过程中,作者认识到,假设人生是个天平,先天五行是一边的砝码,后天五行是另一端的砝码,要让这个“命运”的天平保持平衡,也就是让先天五行和后天五行居于相对平衡状态,或者可以说让先天五行和后天五行和谐相处。和谐为美,五行和谐了,人的命运也就通达了。如何让这个“生命的天平平衡”,也就是如何是先天五行因素和后天五行因素平衡和谐,这个就是五行环境规划设计学解决的问题。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合肥站 hf.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