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霖,梅雨霖讲师,梅雨霖联系方式,梅雨霖培训师-【讲师网】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梅雨霖:四季养生之一
2016-01-20 13797
对象
中医院校师生,一切对中医保健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目的
宣传、普及中医保健知识,提升个人和民族的体质水平
内容
漫话春季养生 春天是自然界中“生”的季节,万物萌发生长,是一年四季基础中的基础。 在五行中属木,颜色青,对应于人的肝脏。 (1)春天养生的原则是养阳、护肝。 春天自然界万物生发,人体的气血从里面往外调动,阳气开始萌发,但还相对弱小,所以得养阳。养就是保护、培养、调养的意思。因为阳气弱小,所以需要保护;因为阳气渐长,所以需要培养;因为各人的体质既有差异、弱小的阳气又易受挫折,所以需要调养。 春天肝当令,当令也就是值日的意思。护肝就是要顺应肝脏,保护、爱惜,不让肝脏受到伤害。肝喜条达,恶抑郁。喜条达就是想高兴、舒展、欢畅,不要郁闷。 春天可以补肾,原则上不能补肺。 对于新婚夫妻,春末是要小孩的好时候。 (2)春天的心情应该开朗。 春天应尽量调处好情绪,保持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对中老年人非常重要。如果需要,可以适当吃点乌鸡白凤丸、逍遥丸(散)等中成药。 (3)春天的饮食应该微温,减酸增甘。 春天阳气弱,而阳性喜温,所以饮食不能太凉,也不宜太烫,避免汗多伤阳气;又因为辛辣发散,所以同时也应少辛辣。 肝性喜酸,酸是肝的正味,但春季正是肝经当旺的时候。前面讲过,养就是保护、培养、调养的意思。肝主风,如果肝气过旺,就容易变生风灾,所以宜减酸增甘,不能多吃偏酸的食物,而应略偏甘甜的食物,以增补脾气。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也是肝的生化之源。所以《内经》中标明:“春养脾、食凉、多甘少酸”。是说春天气候潮湿,要注意保养脾脏(脾喜燥恶湿);多吃些补中的饮食,少吃些固表的东西,以防阻遏身中生发之气。这里的“甘”、“酸”只能作借代修辞来从广义去理解,千万不能机械地仅局限于甘、酸性味的饮食或药物。 在对应食物上,以蔬菜为例,一般讲究春宜食花与叶。祖国传统医学中后来的许多中药采集、炮制,其实都是依据着这些大原则。 (4)春天的衣着应该微捂。 民间自古有“春捂秋冻”之说,春捂也就是稍微带暖一点,别忙着减衣。因为冬天时,人的气血都在体内,毛孔是闭合的;春天时,人体中刚生发的阳气还太弱小,难以抗拒外面料峭的春寒或时疫等邪气。一旦衣服脱快了,外来的病邪乘机侵入人体内,弱小的阳气无法抗拒,人就很容易感染疾病。 春捂时要注意:1)捂的最佳时机,应是冷空气到来前的24-48小时;2)捂的临界温度约15度,就是说,气温持续在15度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3)昼夜温差大于8度是捂的信号,即该捂的时候;4)捂的时间以7-14天为合适,也就是气温回升后,正常人还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或高龄老人则应再捂约14天为好。 (5)春天的作息应早卧早起。 春天应该早卧早起,多到自然界中去散散步。早卧就是天黑了以后即睡觉,以保护阴气;早起则是早一点起来,有利于培护阳气,因为阳性好动;去森林山野中走一走,目的是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发之气,以求与人体达成一种和谐。 (6)春天的运动宜散步。 春分就是春天的标志,这时人的气血一半在里,一半在外,最适宜出外活动,以鼓舞阳气从里向外走。古人春天讲究踏青、春游,实质都是借这些活动来催生起人的畅快情绪,鼓舞阳气迅速充斥体表。此外,泡脚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7)春天的防病要点。 春天是流行性感冒、鼻炎、过敏性疾病及皮肤病、关节病的多发季节。 春天风大,而风“善行数变”,风又容易与湿结合,所以春天一定要谨避风寒。如果不注意这些,那就很容易伤肺,夏天就会特别畏冷、容易拉肚子(古称飧泄)。 以上可以归纳为一首歌谣:春暖花芬,万物发陈。夜卧早起,寻泉踏青。高歌披发,缓步于庭。脱衣宜缓,护阳养精。养脾食凉,多甘少酸。逆之伤肺,夏变寒生。
上一篇 公安公共关系
上一篇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合肥站 hf.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