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守土奈何?”
太公曰:“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治末。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为斧柯。是故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疏其亲则害,失其众则败。无借人利器,借人利器,则为人所害而不终于世。”
文王曰:“何谓仁义?”
太公曰:“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勿疑,天下和服。”
白话:
文王问太公说:“如何才能守卫国土呢?”
太公答道:“不可疏远宗族,不可怠慢民众,安抚左右近邻,控制天下四方,不要把治国大权委托别人,把治国大权委托别人,君主就会失去自己的权威。不要挖掘沟壑去堆积土丘,不要舍弃根本去追逐枝末。太阳正当正午,要抓紧时机曝晒;拿起刀子,要抓紧时间宰割;执有斧钺,要抓紧时机征伐。正午阳光充足时不曝晒就会丧失时机;拿起刀子不宰割也会丧失时机,手执斧钺不杀敌,敌人就会乘虚而至。涓涓细流不堵塞,将会汇成滔滔江河;微弱的火星不扑灭,将会酿成熊熊烈火而无可奈何;刚萌芽的两片嫩叶不撷除,最终必得用斧柯去砍伐。所以,君主必须努力使国家变得富足。不富足就不能实行仁政,不行仁政就不能团结宗亲。疏远自己的宗亲就会受害,失去自己的民众就会失败。不要把统御国家的权力交给别人,统治权交给别人,就会被人所害而不得善终。”
文王问道:“什么是仁义呢?”
太公回答说:“尊重自己的民众,团结自己的宗亲。尊重民众就会和睦,团结宗亲就会欢喜。这就是行仁义的准则。不要让人篡夺了你的权力,要根据自己的明察顺应常理去处理事务。对于顺从自己的人,要施予恩惠加以任用;对于反对自己的人,就动用武力给予消灭。遵循上述原则而毫不迟疑,天下就会和顺而驯服了。”
解读:
1、树立统治者的权威,不能大权旁落。这一点非常重要,但需多的时候,朝代的乱臣贼子都是在君王年少无知时产生的,如汉朝汉献帝、明朝的朱由校等等比比皆是,说明这种帝位的传承就大有问题。应该是以能者、贤者传天下,天下才能太平,如是年少无知者,拥坐天下,必然大乱。因此我佩服三国演义之中的孙策,宋朝的赵匡胤均不传位给年幼的儿子,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明智啊。
2、对待违法乱纪之人,绝不手软,手起刀落,维护法律的公平、严明。人这种动物是很怪的,如果不能给一点告戒,胆越来越大,最后法不制人,人均在法之上,法如无物。
3、亲贤臣,远小人,国家兴隆。亲小人,远贤臣,国家衰亡。此观点与诸葛亮的出师表非常类同、相似,有可谓是曾相识,英雄所见略同啊。
何谓仁义呢?
姜子牙的仁义与孔子的仁义,大相径庭。姜子牙是讲大仁义,孔子讲的是小仁义。
百姓为什么要拥戴你,因为你能为百姓做主,你能公平处理不良行为,还大家一个公平、民主、公道的法制国家。
顺应国家法制者,应该受保护,而违反者,必然受到处罚。这样天下自然归服啊。
如我们在谈仁义者,小仁义角度来说,李世民算是仁义吗,玄武门兵变,杀兄轼弟,又杀光兄弟的男孩子,又娶弟弟的老婆杨妃为妻,此举何谈仁义,就是一个罪孽深重、罪恶滔天之徒,何来仁义。
但从大仁义角度来说,谁能给百姓好的生活,谁能爱戴百姓如家人,天下的百姓一样会拥戴于他。